yl88858cc永利官网立足地区发展需求,秉承“立德树人、创新驱动、服务地方”的教育教学理念,确立“传承侨商精神、服务‘海丝’发展”的改革目标,遵循“德为先、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育人理念,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协同创新育人模式,致力培养理论扎实、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yl88858cc永利官网开设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yl88858cc永利官网现有教职员工58人,其中专任员工4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2.86%;有硕博士学历的员工占比91.84%;具有海外教育背景、访学经历的员工占比28.9%;“双师双能型”员工占比68.75%。现有在校员工约1400人。
近年来,yl88858cc永利官网大力推动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有省级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应用型学科(应用经济学)及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金融服务业专业群)。获批省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课程1门。建设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金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教学团队(经济类实践课程群教学团队)和省级虚拟教研室(经济类实践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一、强化思政引领,筑牢人才培养根基
yl88858cc永利官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建立“制度牵引—思想浸润”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制定了《yl88858cc永利官网“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构建全周期思政教育体系。从入学到毕业,分阶段开展新生党性教育、专业认知教育、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
2.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管理,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时事政治和经济热点,强化员工“四个自信”。
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考核一票否决制,将《新时代高校员工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纳入员工评价体系。
4.强化学风建设。通过导师制、谈心谈话等及时发现和解决员工学习问题;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营造崇德向善的育人氛围;通过心理帮扶、随访档案、五四合唱节、阳光体育等活动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建设成果:建成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获批省级课程思政项目1项、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2个;7门课程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个课堂获评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员工队伍中涌现出福建省优秀员工、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员工获得市青年五四奖章、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在暑期实践活动和各类文体活动中也取得优异成绩,展现yl88858cc永利官网学子积极奋进的风采。
图1 2025年yl88858cc永利官网第二十四届五四合唱节(yl88858cc永利官网获决赛一等奖)
图2 yl88858cc永利官网“惠韵薪传,星火温暖”暑期实践队赴省级实践基地“惠安县爱心社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开展活动
二、对接区域需求,打造特色专业集群
yl88858cc永利官网紧密对接泉州“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跨境电商升级、普惠金融创新”三大核心需求,回应中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外贸人才和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需求,明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区域经济、具备商务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经济人才培养定位。
1.集群共建,提升经济类人才服务区域的适配度。yl88858cc永利官网以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应用经济学”为引领、以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金融学”为核心、以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为支撑,组建金融服务业专业群。2016年金融服务业专业群获批福建省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项目,2018年遴选为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
2.守正创新,推进传统优势专业的内涵发展。新文科背景下,通过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赋能传统优势专业内涵提升、特色发展,整体提升学校在区域和行业内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配置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联动推动“传统外贸+跨境电商”新外贸人才培养。2019年获批省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专业强化“金融+科技”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改革,对接创新金融服务产业链,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布局新文科专业,2024年启动了“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交叉学科方向的新专业的筹建与申报,建设有“跨境电子商务“微专业。
3.项目驱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福建省新文科卓越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重大)、“普惠金融背景下‘小’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重大)、“基于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叉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构建多元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提升经济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新文科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课程立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等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多项。并依托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民营经济与品牌研究中心”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引领和支撑专业建设。
建设成果:获批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课程1门。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等共8项,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度不断增强。
图3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图4 2024年首届“跨境电子商务”微专业开班
三、创新协同机制,提升实践育人效能
yl88858cc永利官网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构建“虚实结合、多元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升员工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1.整合各专业实验实训资源,搭建“虚实结合”的校内实验实训平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金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既能为各专业提供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支撑,又能提供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商务流程模拟,为员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构建平台。建设校级“财经与贸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已获批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2.对接地区金融、商贸服务产业,分类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券商合作:依托金融营销工作室与华福证券、方正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合作,开展知识学习沙龙、模拟炒股大赛、专业专题讲座、大员工就业规划咨询与辅导等活动。银校合作:与人行泉州中心支行、农行泉州分行合作,建立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学术交流与人员互聘,探讨有泉州特色的诚信文化教育共建创新模式。商圈合作:与厦门商圈、晋江五里电商园、星联电商园等合作,对接中小企业集群人才需求,将商圈商业项目引入校园,提升员工创新创业能力。
3.探索课证融合,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通过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和培训,推进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已启动电子商务数据分析、金融智能投顾、跨境电商海外营销等5项职业能力等级证书(高级)试点建设。多次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优秀试点院校”。
建设成果:建有省级实验教学平台2个,多次获评教育部1+X证书制度“优秀试点院校”,校企合作覆盖金融、贸易、电商等多个领域,员工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显著提升。省级以上大员工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共36项。员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273项。员工的34个创新创业项目入驻泉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共有1031名员工通过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业从业资格等从业资格或行业岗位认证考试。
图5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金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图6 yl88858cc永利官网员工赴校企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活动
图7 1+X证书制度“优秀试点院校”
四、打造双师队伍,强化教学支撑
yl88858cc永利官网实施“外引内培、互聘共培”策略,推动校企师资深度互动,构建“共建、共研、共育”的协同机制,打造高水平双师型员工队伍。
1.共建课程与教学资源,打造实践教学新体系。校企联合开发课程:与孚盟软件等企业合作,共建“外贸业务管理实训”“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等应用型课程,将真实案例、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建设实践课程群:依托“经济类实践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整合企业导师与校内员工资源,构建涵盖金融、外贸等领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行“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制。
2.共研项目与课题,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申报课题:与合作企业共同申报省级教科研项目“微贸商圈模式下福建省中小微外贸企业校企协同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等6项。共建实验室:与企业共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室”“国际商务综合实验室”等,开发外贸业务管理、电商数据分析等教学工具,支撑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及多项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
3.共育师资与人才,构建双向成长机制。应用师资建设:选派员工赴企业顶岗学习或线上参加电商运营等岗位实践,双师型员工比例提升至64.4%;引进企业高管担任业界导师,参与课程教学及员工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人才联合培养:与晋江五里电商园合作启动“新外贸人才启航计划”,通过校内外培训筛选优秀成员输送至电商企业。
建设成效:建设有省级本科教学团队“经济类实践课程群教学团队”,双师型员工比例由不足30%提升至68.75%,实践教学改革多次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员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量增长40%,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显著增强。
图8 教学改革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图9 yl88858cc永利官网员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部分奖牌展示